全球首个空间天气大模型”风宇”发布:南昌大学与华为等联合研发

AI资讯16小时前发布 ainav
2 0

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气象分论坛上,中国气象局首次发布了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基础大模型——”风宇”。

该大模型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牵头研发,联合南昌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开发。目前,已在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的全链式耦合训练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全球首个空间天气大模型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风宇”大模型旨在满足未来深空探索与轨道安全的迫切需求,为复杂空间天气系统的智能预报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模型突破了传统数值模型在计算资源消耗和实时响应速度方面的技术限制,实现了从空间天气监测、建模到预警的全链路智能化技术革新。

“风宇”大模型采用了创新的数据融合理念,将卫星真实观测数据与自主研发的空间天气数值模式数据相结合,构建了相互补充和印证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该模型首创了链式训练结构,专注于多区域物理约束的耦合建模。通过分别对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进行建模,并利用耦合优化机制实现多区域、多尺度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动态响应模拟,真实再现了太阳风如何影响地球周边环境,以及磁场和电离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了对空间天气演化过程的理解和预测能力。

“风宇”大模型还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并与地球系统科学机理深度耦合,在短期预报和极端事件响应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在为期一年的预测性能测试中,针对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各区域的24小时短临预测能力表现尤为出色。特别是在最近两年发生的大磁暴事件中,”风宇”模型对电离层部分的预测能力尤为突出。其对全球电子密度总含量的预测误差控制在10%以内,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气象局指出,”风宇”大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能够有效保障卫星通信与导航系统的稳定运行,优化航天器轨道管理与空间任务安全,提升电力和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以及提高航空和极地航行的安全水平。

据悉,”风宇”大模型目前已申请11项发明专利(其中4项已获得授权),其成果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荣获了”最佳原生开发者”奖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