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内首部规范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应用的部门规章——《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法规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举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健康发展,为行业治理提供创新性指引。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中首个专门针对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的法律规范,《办法》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政策空白,标志着我国在气象AI技术的应用与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文件不仅具有重要的国内指导意义,也为全球气象领域的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办法》以鼓励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建立促进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制度框架,既为人工智能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提供了发展方向,又科学设置了风险防控机制。该法规特别强调要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健康发展,确保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并重。
《办法》明确指出,发展人工智能气象服务要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将创新活力的释放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办法》提出实施分类分级监管的创新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技术创新留出空间。
在具体措施方面,《办法》围绕数据共享、算法研发和场景应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同时,《办法》还特别强调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气象监测预警、数值预报等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构建智能化气象服务体系。
《办法》对AI气象服务提供者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算法备案制、内容标识要求、安全审核机制等重要制度,并就网络安全、数据保护、信息发布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确保人工智能应用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健康发展。
未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气象行动计划,深化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发展机制。通过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办法》将为推动气象科技进步和提升服务能力注入新的动能,助力实现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