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促进“AI+多学科融合”的跨领域人才培育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业因职业发展前景广阔而备受追捧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ainav
79 0

中央电视台网络新闻报道: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科技的发展潮流,作为关键驱动力的人工智能(AI),已经在众多生活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被视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趋势。响应这一趋势,我国多所高校设立了专门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和学院,并致力于根据行业需求培养跨学科融合的高端人才,促进AI与其它学术领域的深度融合。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高等院校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该校于2019年创建了人工智能专业,并在今年更上一步组建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

我国推动“AI+X”跨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让相关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依据教学方案,在人工智能学院里,本科一至二年级的重点在于夯实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基础知识;进入三年级后,则会依照学生的个性需求开展分向教育,具体细分为AI技术、AI系统和AI应用三大领域;到了四年级,则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自主发展的探索。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一个实验室中,各个研究团队的学生们正专注于他们的项目实验工作,涉及的内容包括机器人、机械犬和自动驾驶车辆等多个领域。这样的实践学习是每位本科学生必经的教育环节。

我国推动“AI+X”跨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让相关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自2019年起,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电子科技大学启动了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招收工作。

授课教师向我们说明,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主要集中在底层的操作系统和技术及编译原则方面,相比之下,人工智能领域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实际应用以及人类互动的相关研究,并且这一领域的学习通常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

我国推动“AI+X”跨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让相关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当前和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是各国优先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这使得该专业的学习对于考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过,是否选择这个专业还应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考量。

人工智能领域急需大量人才,对技能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该行业提供丰厚的薪酬来吸引优秀的人才。

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该领域的公司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炙手可热的职位今年的月收入已突破两万大关。

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室中,在项目研发和创新工作中不仅活跃着在职工程师的身影,还有众多来自各大高校的在读生参与其中。该实验室语音团队的一位负责人透露,鉴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对多元化专业背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为此,研究室加大了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深度,并为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以及数据科学等领域的学生创造了实习机会,此举不仅引入了新鲜血液支持研究室的成长,也促进了年轻才俊的实践能力提升。

我国推动“AI+X”跨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让相关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的一家公司专注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中,其人事部门主管指出,现阶段公司尤为重视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引进。为此,该公司对于具备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以及大型模型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毕业生的需求正不断增长。

我国推动“AI+X”跨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让相关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最新数据表明,在本年度的第一季度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特别地,对于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这一岗位而言,其招聘数量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6%,而提供的平均月薪也达到了24535元的水平,并且这个数字较去年同一时期增长了12%。

我国推动“AI+X”跨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就业前景让相关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随着就业市场的持续升温,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学科受到了更多关注,热度不减。特别是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领域,在多年来一直稳居“十大热门报考专业”之列,并且其毕业生往往能够获得相对优厚的薪酬;数据科学及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行业以及金融等领域中颇受青睐,2023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排名第四位,就业满意度高达79%。与此同时,物联网工程等涉及硬件、软件开发和网络架构等多个方面的专业为毕业生开辟了广泛的职场道路,在同一届的本科生群体中该专业的学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达到了75%。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