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最新消息,据水利部国科司消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水利标准AI大模型”近日正式发布,并在水利技术标准评估工作中成功应用。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水利标准化管理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该模型基于中国水科院”SkyLIM”技术体系,采用了”海量知识库+DeepSeek/Qwen双模态模型+标准服务”的创新架构。通过整合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和多模态数据融合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水利标准从立项到制定、实施及监督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水利标准化领域智能化工具的空白,代表了我国在水利标准化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新高度。
该模型整合了1800余项水利水电标准、500多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十三五””十四五”水利科研成果,《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等核心期刊论文,以及28万项专利和近十年来的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与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等多源数据,并持续进行动态更新。通过搭载DeepSeek/Qwen双模态模型基座并经过专业训练,使其具备了水利专业术语解析和专家级认知能力。凭借先进的语义算法,实现了跨文本智能比对功能,可满足水利标准AI智能查重、比对、查询、编制、审查、评估、预测、宣贯等多元化需求。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型表现出色:查重比对准确率超过96.7%,标准编制效率提升2.5倍,评估和审查效率提高3倍,标准检索准确率高达99.5%以上且效率提升5倍以上。
未来,水利部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扩充相关资源库,完善动态知识管理机制,全力推动水利标准AI智能管理的实践应用。这一努力旨在支撑面向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