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生效。作为国内首家响应的社交平台,微博在其官方公告中表示已按照新规要求,通过技术升级和功能优化,对平台上检测到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了隐式和显式双重标记。
为确保新规落实到位,微博特别设置了”内容声明选择”功能选项。用户在发布由AI生成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内容时,需主动勾选”内容由AI生成”标签。同时,平台在投诉机制中新增了”未添加AI标识”这一分类,便于用户对未按规定标注的人工智能内容进行举报。
该《标识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部门联合制定,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标识管理,推动AI技术健康发展。
根据《标识办法》,AI生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其中,显式标识要求以醒目的文字、语音或视觉符号呈现;而隐式标识则通过在文件元数据中嵌入技术手段实现。
不同类型的内容需采取相应的标注方式:文本内容须在开头、结尾或中间位置添加提示文字;音频内容需加入语音提示;图片应在显著位置标明标识;视频则要在起始画面和播放界面设置明显标识。
此外,服务提供者还需在生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属性、服务提供者名称或编码等制作要素信息。
《办法》还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也不得为他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工具或服务。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