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作为国内首个规范AI生成内容的政策法规,该《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部门联合制定,旨在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标识办法》,所有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都必须进行明确标识。快手平台已率先响应这一新规,上线了AI内容标识系统。对于明确或疑似由AI生成的内容,平台将采取双重标注机制:在显著位置添加”AI生成”的显式文字标识,并同时在文件元数据中嵌入技术识别信息。
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AI生成内容将采用差异化的标识方式。对于文本类内容,需在开头、结尾或正文明显位置添加提示;音频类作品需要加入语音提示片段;图片类则需在显著位置添加专属水印;视频类产品则要求在起始画面和播放界面均设置明确标识。
此外,服务提供者还须在生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嵌入隐式标识信息。这些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属性参数、服务提供者名称或编码等制作要素信息,以便相关部门进行溯源和监管。
《办法》特别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从事恶意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行为。同时,也不得为他人实施此类行为提供技术支持或服务。这一规定将有效防止AI内容被不当利用。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在规范AI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新规不仅保护了用户权益,也将推动AI行业更加健康发展,为后续相关技术的应用划定了明确边界和责任归属。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