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白犀”以16.33秒完成百米冲刺,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AI资讯4周前发布 ainav
37 0

8月12日,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机动四足机器人”白犀”取得重大突破。该机器人以惊人的16.33秒完成百米冲刺,一举打破韩国机器人”猎狗Hound”保持的19.87秒世界纪录,成功刷新了四足机器人短跑的世界最快成绩。

四足机器人“白犀”以16.33秒完成百米冲刺,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四足机器人“白犀”以16.33秒完成百米冲刺,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一突破背后的团队深谙自然界的奥秘。他们从犀牛和马等动物的运动能力中汲取灵感,这些生物能在保持体重的同时实现惊人的爆发速度。然而,机器人在高速奔跑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大的技术挑战:不仅要考验动力输出和速度极限,还需维持复杂环境下的姿态稳定性和精确控制能力。

为实现这一突破,研究团队建立了高维动力学模型,并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机器人的几何参数、驱动系统和传动设计进行了全面调优。

四足机器人“白犀”以16.33秒完成百米冲刺,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动力系统方面,团队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密度关节驱动器不仅输出强劲扭矩,更实现了毫秒级响应速度。结合强化学习算法的动态控制策略,赋予了机器人卓越的智能运动能力。

“白犀”系统包含12个高性能电机组件。在装配前,所有电机均需通过高强度摆动测试,确保性能一致性和可靠性,为实现高速奔跑奠定硬件基础。

在机械结构优化方面,团队显著提升了机构强度。自主研发的驱动器经过多轮迭代改进,最终实现了控制功率3000瓦、通讯延迟仅2毫秒的技术指标。

四足机器人“白犀”以16.33秒完成百米冲刺,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以上图片截取自浙江大学官方视频

在控制器训练过程中,研究团队通过引入外部干扰和物理参数随机化,使机器人能够适应真实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一系列优化最终使得”白犀”具备了快速而稳定的奔跑能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突破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白犀”将拓展更多实际应用场景:从灾害救援到复杂地形运输,其价值将不仅体现在速度上,更在于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需求。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