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8日,彭博社报道称,OpenAI的ChatGPT掀起了一场人工智能开发与投资的革命。然而,阿里巴巴集团云计算和AI部门创始人王坚却指出,自从ChatGPT热潮兴起后涌现的技术和服务中,90%可能在十年内消失。
尽管OpenAI因引领人工智能进入主流市场而备受赞誉,但王坚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问题在于,ChatGPT让人们形成了对AI能力的’偏见’或片面认知。他认为,虽然ChatGPT激发了人们对聊天机器人的想象力,但AI的应用远不止于此。他强调,开发者需要摆脱表面现象的干扰,以创造性的思维去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才能真正推动人工智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值得一提的是,王坚在2009年亲手打造了阿里云这一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二大核心业务。
“我坚信,目前市面上讨论的大多数AI内容,有高达90%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内被淘汰,因为这些概念并非触及技术的本质。但这种现象并非坏事,反而能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王坚如是说。
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王坚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作为他的声誉奠定了基础。他深谙打破思维定式的的重要性。刚加入阿里不久,他就向联合创始人马云提出了发展计算业务的前瞻性建议。当时他坦言自己非常紧张,因为手上并没有具体的商业计划书或可展示的模型,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未来市场对算力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事实证明,他的远见卓识是正确的。如今,阿里云已发展成为年规模达160亿美元的庞大业务,不仅支撑着阿里巴巴集团的全球电商和物流体系,还成功孕育出了通义千问大模型。该模型被认为在性能上可以与DeepSeek、美国的ChatGPT以及Gemini等国际顶尖产品相媲美。
寻找合适的人才,而非一味追求高薪
当前,中美两国公司正在投入巨额资金(以数十亿美元计),致力于开发一种有望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并在未来重塑全球格局的关键技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行政命令,号召OpenAI和谷歌等企业共同确保美国在全球’后ChatGPT时代’的竞争优势。
王坚并未直接评论国家间的竞争态势,但他对OpenAI和Meta等公司不惜重金广揽人才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例如,这些公司以类似体育界超级巨星的薪资水平来招募顶级工程师。王坚认为这种做法并非成功的秘诀。
“硅谷的传统路径并非通往成功的唯一方式,真正关键的是创新本身。”王坚表示,“在创新的初期阶段,人才不应成为首要考量。我们需要的不是最昂贵的人才,而是最适合的人才。”
回顾过去,王坚坦言自己二十年前并未预料到AI革命会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到来。在他当时的设想中,计算的重要性将类似于电力和石油,这种重要性预计至少将持续数十年之久。
谈及中国的发展前景,王坚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将继续成为创新的沃土,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这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实验室之一。
“这片土地是新技术的理想试验场。人们对于科技创新怀有极大的热情,并且正在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王坚如此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