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25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简称为“CES 2025”),机器人技术和相关产品成为了焦点展示内容。这些机器人通过与人工智能的深度整合,并采用了生成式AI技术,显著增强了其智能化和独立决策的能力,能够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任务。
业界专家指出,与以往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相比,本次展会中AI相关的应用和具体应用场景显著增加。“+AI”成为了焦点议题之一。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的关键平台备受关注。目前,我国的机器人制造商正在加快步伐进入国际市场,通过持续的产品更新来改善用户体验,并构建新的竞争壁垒,在海外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机器人商品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于CES 2025展会期间,万勋科技推出了其研发的通用软件机器人技术——Pliabot柔韧技术,并展示了运用这项技术创新的一系列软体机器人产品。据该公司市场总监成晖介绍,与采用电机关节、金属材质以及复杂传感器和精细加工工艺的传统“刚性”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的构造采用了柔性材料,通过气压或液压进行驱动。这种设计赋予了它们轻盈灵活的特性,并且在安全交互方面表现出色,使其特别适合于那些需要频繁与人类及环境互动的应用场景中使用。例如,在服务型应用场景下,这类机器人能够被安装到无人机上以实现对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或者风力涡轮机叶片进行清洁作业的任务,替代了高风险的人工高空工作;同时也能模仿人手的动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支持。
成晖指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风机可能会出现渗油现象,并且叶片上会积累各类污染物,这将降低其工作效率。全球范围内对风机清洗及检测服务的需求十分强劲。公司打算扩展至那些存量大、增速快的区域市场,计划在不断巩固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同时加快几个海外重点市场的推进步伐。
“万勋科技生产的软体机器人已经销往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成晖指出,公司正积极利用展会等途径扩展其国际销售渠道,并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至2024年12月,万勋科技宣布成功完成了总额接近两亿元人民币的A轮、A+轮以及A2轮融资。
追觅科技最近推出了他们先进的机器人手臂技术。这款扫地机器人采用了复杂的具身智能模型,并配备了一个机械臂,能够处理多种任务。它能根据物体的特性如形状、尺寸和材质来决定最合适的抓取方法。追觅科技近期还透露,其仿生机械手系列产品的销售量已超过200万台。该公司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售,在欧洲、北美、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中东非洲等地都能看到,并且已经进入了全球5500多家线下实体店。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在2024年的第三季度里,全球范围内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发货总量达到了501.4万台,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11.1%。值得注意的是,石头科技和追觅科技的海外销售表现尤为突出。
人工智能助力机器人行业进步
成晖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在本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相较于以往各届,基于AI的应用案例显著增多。“+AI”成为了展会的核心主题之一。他指出,机器人的设计与AI技术的融合日益紧密,许多展出的机器人产品都采用了生成式AI技术进行升级,从而大幅提高了其智能化程度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可以说,机器人现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重要平台。
比如,万勋科技开发的软体机器人需通过广泛的工作场景数据训练来建立其独有的算法模型,并实现从感知到控制再到决策的整体流程。追觅科技推出的扫地机器人的机械手能够利用AI技术深入理解并分析周围环境。大象机器人所呈现的仿生宠物产品运用了先进的AI大模型,具备触觉识别能力,能与用户进行语音交流,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
在星动纪元的展示中,有一款名为XHAND1的灵巧手产品备受瞩目。该公司表示,这款设备能够独立驱动五个手指关节,并配备了高精度三维触觉传感器,展现出卓越的手部力量和承载能力。这一切先进技术的背后,得益于星动纪元自主研发的一款原生机器人大模型的支持。
在2025年的CES展会上,优必选旗下的UBHOME品牌推出了其新款智能服务机器人——M10自动割草机。该产品得到了高通技术公司的支持,在智能边缘计算、动态路径规划和环境感知等先进技术方面受益匪浅。据了解,这款自动割草机能自主识别庭院的地形,并在没有预先设定边界线的情况下确定作业区域,有效处理各种复杂地貌上的除草工作。
业内专家指出,得益于完整的本土供应链与多样化应用实例的支持,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商已建立起显著的规模化效应。凭借这一基础优势,这些企业正迅速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更新产品线以改善用户体验。当前,中国机器人公司正在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并逐步获得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