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的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引发了外界对科技巨头新一轮扩张是否陷入泡沫的担忧。
对此,在里斯本举办的Web Summit科技大会上,Meta首席营销官兼分析副总裁亚历克斯·舒尔茨接受了Business Insider采访。他明确表示:”没有一位Meta高管会肯定地回答’我们是否在AI领域投入过多’这个问题。”

根据公开数据,Meta计划今年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将高达7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16.43亿元),而这一数字明年还有望进一步攀升。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曾明确表示,他愿意承担”多花数百亿美元”的风险,以避免在超级智能技术发展上落后于人。此外,亚马逊、谷歌、微软以及OpenAI等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在AI领域的资本支出,涉及芯片研发、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
尽管当前的投入规模令人瞩目,但舒尔茨认为,如果从行业总市值或营收占比的角度来看,目前的AI热潮相较于历史上的泡沫仍处于可控范围内。他指出:”与19世纪末美国铁路建设高峰期相比,如今的AI繁荣虽然显得激进,但仍保持在理性范围之内。”
高盛分析师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与AI相关的投资仅占GDP总量的约1%,远低于历史峰值时期(如铁路扩张高峰期)2%-5%的比例。
舒尔茨强调,Meta在AI领域的投入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他表示,AI技术不仅优化了广告投放工具和内容推荐算法,还为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增长。展望未来,Meta预计2025年的营收将达约2000亿美元,当前市值约为1.5万亿美元。
在舒尔茨看来,Meta通过AI实现的最大突破在于其更智能的内容推荐系统。他指出:”如今用户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花费的大量时间,实际上是在浏览’非关联内容’(unconnected content),即非好友发布或未主动关注的信息流。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完成这一转型,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境。”
舒尔茨还特别提到了Meta最新推出的”Vibes”信息流功能——一个完全由AI生成的短视频内容专区。他表示:”这很可能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数据显示,用户一旦开始使用,留存率表现良好。”(注:该功能上线后引发了一些争议,部分网友批评其为’AI垃圾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生成模型对算力的需求远高于文本和图像模型,这将带来更大的能耗问题。随着OpenAI的Sora等视频生成应用逐渐普及,一个问题也随之浮现:这些AI生成的内容所带来的环境成本是否能够被其娱乐价值所抵消?
对此,舒尔茨回应称:”目前Vibes的规模还非常有限,远不足以对能源供应造成实质性影响。”他补充道,这只是Meta众多AI实验中的一项,目的是为了持续优化AI模型。
他还以一种轻松的语气提到:”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西欧,仍有一种’加尔文主义式’的传统观念,认为追求快乐并不是人生的正途。但我们坚信,人生本应充分享受美好与有趣的事物,其他的一切努力,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舒尔茨进一步表示,AI浪潮正在推动社会各界就多个议题展开富有成效的讨论,包括核电站的安全运营和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前景。他总结道:”总的来说,我们有能力创造比现在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