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将减少对英伟达、AMD依赖,未来AI数据中心主要使用自研芯片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ainav
40 0

10月2日消息,据CNBC报道,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在当地时间周三表示,微软正朝着自主研发芯片的方向迈进,以减少对英伟达和AMD等传统芯片供应商的依赖。

微软将减少对英伟达、AMD依赖,未来AI数据中心主要使用自研芯片

作为人工智能模型与应用发展的核心支撑,半导体技术及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英伟达,凭借其强大的图形处理器(GPU)产品线,而AMD则占据相对较小的市场份额。

包括微软在内的主要云计算厂商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数据中心设计专属定制化芯片,以满足特定需求。

在意大利科技周期间,斯科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详细阐述了微软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整体战略规划。

目前,微软的数据中心主要依赖英伟达和AMD的芯片。选择这些芯片的核心考量是性能与成本的最佳平衡,即追求单芯片的“性价比最优解”。

斯科特表示:”我们并不局限于特定供应商的选择。多年来,英伟达芯片一直是我们能找到的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为了确保算力充足以满足需求,我们会积极考虑各种可行方案。”

微软已经在数据中心中开始部署部分自研芯片。

2023年,微软推出了专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设计的Azure Maia人工智能加速器和Cobalt中央处理器(CPU)。此外,有消息称该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半导体产品。上周,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还推出了一种基于”微流体”技术的新型冷却方案,以解决芯片过热问题。

当被问及微软是否计划让自研芯片在未来成为数据中心主力时,斯科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当然是这样。”他补充说,目前公司已经在大规模使用自研芯片。

斯科特强调,对芯片技术的重视是微软构建完整数据中心系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整个系统的优化不仅需要关注网络和冷却系统的设计,更需要拥有自主决策的空间,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需求实现算力的最佳配置。”

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竞争对手也在推进自研芯片的研发。这一趋势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为了减少对英伟达和AMD的依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产品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特定需求,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今年,Meta、亚马逊、Alphabet以及微软等科技巨头已承诺投入超过3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万亿元)用于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领域,以满足这一迅猛增长的需求。

斯科特指出,当前的算力供应依然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他说:”用’严重短缺’来形容当前的算力状况可能仍显保守。自ChatGPT发布以来,我们一直面临着算力建设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的挑战。”

这位首席技术官还警告称,尽管微软一直在通过扩建数据中心来提升算力,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他表示:”即便我们做出最乐观的增长预测,最终结果往往还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过去一年,我们已经部署了大量算力资源,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