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建隐忧:芯片寿命仅3-5年 回本需8000亿美元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ainav
60 0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潮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短短三年间,科技巨头们在AI数据中心、芯片研发和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总额,已经超过美国耗尽四十余年时间才完成的州际公路系统建设总支出。

AI基建隐忧:芯片寿命仅3-5年 回本需8000亿美元

尽管人工智能被视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但其巨额投资引发了一系列担忧。市场对AI技术的乐观预期能否最终实现,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报道指出,开发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而只有当这些技术带来的回报远超投入时,才能证明相关支出具有合理性。

根据行业分析师的观点,若要在2023年和2024年的AI基础设施投资中实现盈利,消费者和企业必须在未来几年内购买价值约8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1万亿元)的人工智能产品。这一数字不仅庞大,而且对市场需求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面临严峻挑战。报道援引分析师的研究显示,大多数AI处理器的有效使用年限仅在3至5年之间。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更新换代,以保持技术竞争力。

以OpenAI为例,其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已承诺在未来几年内,每年平均向甲骨文支付约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83.24亿元)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服务。这一支出水平与公司目前的收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预计2024年OpenAI来自付费用户的收入仅为约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8.03亿元)。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局面,凸显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风险。

行业分析师进一步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营收需要达到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8万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亚马逊、苹果、Alphabet、微软、Meta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在2024年的预期营收总和,更相当于全球订阅软件市场规模的五倍以上。这样的增长目标对整个行业提出了艰巨挑战。

彭博社的最新报告指出,尽管OpenAI和其竞争对手Anthropic等人工智能企业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OpenAI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增至127亿美元(较此前增长两倍),Anthropic的年营收也已突破50亿美元——但与未来几年预期的成本相比,这些收入仍显微不足道。分析师估算显示,2025年至2028年间,全球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总投资将达到2.9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7万亿元),这一规模相当于法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如此庞大的投资背后,是整个行业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高度期待与巨大压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