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对外宣布,公司正在全速推进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量产工作。这一项目被寄予厚望,预计将成为特斯拉未来的核心产品。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年前,但在过去一年中,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成为公司重点投入的核心领域。去年10月,在备受瞩目的”We, Robot”活动上,擎天柱首次公开亮相,展示了递送饮料、参与娱乐表演以及与现场观众互动等实用功能。
然而,要实现擎天柱的真正量产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特斯拉对这款机器人设定了宏伟的生产目标,但实际推进过程中发现,部分关键环节的技术难度远超预期,特别是某些制造工序更具技术门槛。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技术难题在于手部设计与控制。特斯拉的目标是让擎天柱的手部拥有极高的灵活性和精确操作能力,能够完成”穿针引线”等高难度动作。这一要求对机器人的人机交互能力和精密制造技术提出了极高挑战。
除了手部技术外,量产规模的扩大与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是重要考验。马斯克近期强调,特斯拉正”全力推进擎天柱的规模化生产工作”。由于该项目对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如何突破量产瓶颈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马斯克对擎天柱的市场前景和战略价值做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判断。月初他曾表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擎天柱可能会贡献特斯拉约80%的企业估值。在年初的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这款机器人将”主导公司的整体价值评估”。
马斯克不仅从财务角度强调了擎天柱的重要性,更认为这将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他表示,这款人形机器人有望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用他的话说,拥有擎天柱就等于拥有了”私人版的C-3PO与R2-D2(星球大战系列中的经典机器人)”。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