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看病用DeepSeek,余华则用豆包

AI资讯3个月前发布 ainav
84 0

9月4日,电影导演宁浩与作家余华共同亮相2025海浪电影周的”海浪对话论坛”,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AI)的看法和使用体验。

据新浪电影报道,在活动中,宁浩首先谈到了他对AI的应用:”我现在的就医习惯是先咨询DeepSeek,然后再去医院。我发现医生开的药方与DeepSeek的建议几乎一致。有一次,我试着跟医生解释说我是参考了DeepSeek的意见,但医生完全没有理会,只是继续写着处方。后来我发现,药方上写的内容和DeepSeek给出的一模一样。尽管如此,我还是会选择去医院就诊。”

随后,余华幽默地接话道:”我则是使用豆包来问诊,但这个AI经常给出一些不靠谱的建议。我就当场训斥它一番。结果被我的太太听见了,她责备我说:’你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对待一个小姑娘呢?'”现场观众因此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笑声。

宁浩看病用DeepSeek,余华则用豆包

在谈到年轻一代机会减少、技术替代等话题时,宁浩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大学学习的是为电影院手绘海报的技术,但毕业那年大型彩喷机就出现了,我们学了四年的手艺几乎瞬间就被取代。后来我又转行去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图片摄影专业,学习暗房洗印技术,结果没多久数码相机就全面普及了。我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根本没有缓冲的时间,淘汰得非常彻底。就连像柯达这样的巨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夜之间就轰然倒塌。后来我转向拍摄MV,但没过多久又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行业的衰落,于是转身开始写作,读到余华老师的《活着》后,我深感写作是一项很难被技术取代的技能。”

宁浩看病用DeepSeek,余华则用豆包

此外,主持人还透露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余华已经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

宁浩看病用DeepSeek,余华则用豆包

宁浩,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和编剧。他于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代表作品包括《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和《无人区》。

余华是中国当代杰出作家之一。自1983年开始创作以来,他发表了多部优秀小说。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