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携手阿里巴巴达摩院宣布,在胸痛急诊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个基于平扫CT的AI诊断系统iAorta正式发布。该系统能够在短短几秒内快速识别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将确诊时间从传统的数小时压缩到1.7小时以内。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 简称AAS)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往往与其他常见病相似,导致极易被误诊或漏诊。iAorta系统通过分析胸痛患者的CT影像,在13万例病例中成功识别出48.8%的潜在患者,将漏诊率显著降低至4.8%,为及时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研究团队由浙大一院与达摩院联合组成,历时三年多攻关,创新性地将平扫CT与AI技术相结合,成功解决了传统影像检查在AAS诊断方面的局限性。

据达摩院算法专家许敏丰介绍,主动脉是人体最重要的血管,其夹层、壁间血肿等病变被称为AAS。这类疾病具有发病隐匿但进展迅速的特点,若24小时内未能确诊治疗,死亡率高达30%。iAorta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对平扫CT的智能分析,在几秒钟内即可完成主动脉及其腔体的精准描绘,并快速判断血管壁结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团队在上海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部署了iAorta系统。该系统两个月内从15,584名患者中准确识别出21例AAS病例,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5.5%和99.4%,远超传统检查手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Aorta系统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在浙江首批试点医院中,21名患者从入院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7小时,比欧美国家的中位确诊时间(4.3小时)快了一倍以上。其中一位43岁的患者就是通过该系统及时发现主动脉夹层,在1.6小时内完成确诊和治疗。

浙大一院血管外科主任张鸿坤表示,这项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基层医院的诊断能力,还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救治开辟了快速通道。目前该系统已在浙江省首批10家医院投入使用,包括浙大一院、绍兴市中心医院等,并计划向全国推广。研究团队正进一步优化技术,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患者能够受益。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91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