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BC报道,YouTube近期在未获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暗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了修改。这一行为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
知名音乐YouTuber Rick Beato最近发现自己的视频出现异常。他表示:”我注意到自己的形象有些不对劲,特别是头发和妆容部分显得格外奇怪。”作为拥有超过500万订阅者的内容创作者,Beato在其频道发布了近2000个原创音乐视频。然而,在近期的更新中,他首次发现了这些微妙但令人不安的变化。
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仅限于个别用户。过去几个月,YouTube一直在悄悄地对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优化”处理,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创作者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这些修改包括调整衬衫褶皱的清晰度、细化皮肤质感以及改变耳朵轮廓等细节。虽然这些改动较为隐蔽,但仍然让许多创作者感到不安。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另一位知名音乐博主Rhett Shull。作为Beato的朋友,Shull在自己的视频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他在相关视频中表示:”这种过度锐化的处理效果完全不符合我的创作意图。更糟糕的是,这让人感觉内容像是经过AI生成的一样。这不仅破坏了我的专业形象,还可能影响我和观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在今年6月就已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当时有用户发布了截图并质疑YouTube的处理逻辑。直到最近,YouTube才承认确实在对Shorts功能中的部分视频进行修改。
据YouTube编辑和创作者联络主管Rene Ritchie透露,这些调整主要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技术”,目的是去除视频模糊、降低噪声并提升清晰度。他解释道:”这与现代智能手机在录制视频时的处理方式类似。我们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观看体验,并将根据创作者和观众的反馈不断改进这一功能。”
对此,美国匹兹堡大学迪特里希反虚假信息研究中心主任Samuel Woolley指出,这种未经用户同意的内容修改与智能手机的人像模式完全不同。Woolley强调:”在手机上,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开启或关闭这些功能。但YouTube的做法完全不同——它私自决定如何处理创作者的内容,并将修改后的内容分发给公众。”
Woolley进一步指出,YouTube对技术的描述存在误导性。他认为:”使用’机器学习’这个术语实际上是在掩饰其使用AI的事实。围绕这一技术确实存在不少担忧,而机器学习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领域。”
Ritchie随后发布长文详细说明了”传统机器学习”与生成式AI的区别。但Woolley认为这种区分并无实际意义。他警告称:”未经创作者同意就使用任何形式的自动编辑技术,都会模糊网络内容的信任边界。这将对在线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