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一项由互联网安全组织Internet Matter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英国9至17岁的青少年和儿童使用AI聊天机器人的比例显著上升。目前,已有超过60%的孩子至少接触过此类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最受年轻用户欢迎的聊天机器人包括:ChatGPT(占据43%的市场份额)、谷歌的Gemini(占32%)以及Snapchat的My AI(占31%)。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弱势儿童群体使用AI聊天机器人的比例高达71%,显著高于普通儿童的62%。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群体选择使用具有陪伴功能的机器人(如Character.ai和Replika)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近三倍。
报告揭示,青少年正在以一种更具情感色彩的方式与AI互动。例如,有25%的孩子曾向AI寻求建议或帮助,而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与AI对话的感觉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这一趋势在弱势儿童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两个比例分别达到了惊人的50%。
更令人担忧的是,每8个孩子中就有1人使用AI聊天机器人是因为“没有倾诉对象”。而在弱势儿童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25%。
此外,有超过一半(58%)的孩子认为,通过AI获取信息比直接使用谷歌搜索更高效。这种认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AI技术可能被过度依赖的担忧。
测试发现,Snapchat的My AI和ChatGPT等工具有时会输出不当内容或不适合未成年人的信息,并且部分聊天机器人的过滤系统存在漏洞。一些用户甚至能够通过特定技巧绕过这些限制。
尽管大多数孩子曾与父母讨论过AI话题,但家长往往无法提供深入的指导。例如,仅有三分之一的家长真正和孩子探讨过AI生成信息真实性的相关问题。
在教育领域,虽然有超过一半(57%)的学生表示曾在学校接触过AI相关内容,但仅有18%的孩子接受过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针对这一现象,Neowin报道称,报告建议建立一个多方协作的保护体系。这需要科技公司、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企业应提供更多家长控制功能和数字素养教育支持,而政府则需及时更新监管政策以适应技术发展。
在学校层面,建议将AI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各阶段课程体系,并对教师进行AI相关技能培训。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关于合理使用AI的指导原则。家长方面,则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引导孩子正确使用AI工具,包括讨论何时使用AI、何时寻求真实世界的帮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