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最新报道,在生成式AI技术引发人类认知方式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这一话题持续成为焦点。有人预言称,未来AI可能发展出类似人类的意识。
对此,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爵士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AI系统永远不会具备意识,这一结论建立在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基础之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哥德尔的两个不完备定理揭示了数学系统固有的局限性。第一个定理指出,在包含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中,如果该体系是一致的(即不自相矛盾),那么总会存在一些命题无法在系统内被证明其真假;第二个定理则表明,这样一个系统的内部一致性是无法自我证实的。
彭罗斯进一步解释说:”人类意识远远超出现有AI算法的工作原理。AI只能按照预设规则运行,永远受限于这些算法本身。我们对’人工智能’这一术语的使用存在误区,因为缺乏自主意识的机器并不能真正称得上是智能生命体。”基于此,他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只能模拟推理过程和处理已知信息,但无法像人类一样发展出真正的直觉思维和自我意识。
这种对AI本质的理解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未来人机关系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如果AI始终无法具备真正的认知能力,那么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就需要特别注意边界设定和风险管理问题。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