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成功企业

AI资讯3个月前发布 ainav
110 0

时间指针来到2025年,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十四五”收官之年。回顾过去,我们目睹了北交所的创新发展和副中心三座文化建筑的崛起,也亲眼见证了各类消费空间的升级改造以及越来越多独角兽公司在中关村蓬勃发展。在2025北京“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带来了一组专题报道:“北京经济新地标 释能新质生产力”,通过这些报道展示出北京经济焕然一新、充满活力的面貌,并且探索为北京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寻找新路径。中关村:孵化人工智能独角兽

中关村并非仅指海淀区的一条街道,而是包括中关村东城园、西城园等16个园区,被公众普遍视为创新的象征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中关村南路中心为核心,以两公里为半径绘制一个圆形区域,我们可以发现大模型六小虎中的四家企业位于其中。进一步放大视角,我们会发现海淀区作为中关村所在地,拥有15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这一数字占据了北京市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73.3%,同时也占据了全国范围内26.2%的份额。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扮演先行先试的角色。到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际,中关村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引擎,形成一系列多维度环境优势,包括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和创新生态等方面。这将使得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的崛起成为常态化现象。

独角兽频繁现身

月之暗面总部位于中关村核心地带,具体地址分别是知春路27号和知春路76号。这两个办公地点相距不到1公里。每次选择办公地时,月之暗面都会优先考虑这一区域的便利性和资源优势。

如果你往北步行40分钟,就能抵达创始人杨植麟曾经求学四年的清华大学。在过去的11年里,从北向南走过了漫长而充实的旅程,杨植麟由一个学霸转变为一名青年创业者。他创建了月之暗面,并且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将其发展成为估值超过30亿美元的明星公司。

李开复,作为创新工场的董事长,与中关村有着深厚的渊源。创新工场成立于2009年,而零一万物则是在2023年问世。目前,这两个公司都驻扎在鼎好DH3大厦。就像当初他在创新工场孵化项目时一样活跃,在大模型赛道上展现出了不符合其60多岁身份的精力和热情。

李开复在位于鼎好DH3大厦11层的场合向北京商报记者展望,他预测未来一到两年将迎来AI 2.0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在中关村论坛上,李开复表示全球应该像对待硅谷一样重视中关村。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集群,而这个集群原本是建立在农田之上的。随后,中关村成功地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取得了无数的第一,并最终实现了将中关村打造成“中国硅谷”的愿景。

这个想法最初是由陈春先提出的,他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主任和等离子体研究所副所长。这个想法源自他在三次访美后的感受。陈春先坚信硅谷的经验可以借鉴,并且相信技术扩散是可行的。因此,在中关村一个旧仓库里成立了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大量来自中科院、北大和清华等高校的科研人员纷纷离开实验室,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科闻歌是一家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其创始团队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作为认知与决策智能领域的国家队,他们已经申请了超过百项发明专利,并且拥有3000多个自研核心算法。他们目前已经具备了深度语义理解、社会计算和AI平台化工程等核心能力。

由于无法确定新团队何时加入,以及哪家公司将成为新兴独角兽,因此对于清华系人工智能企业规模的详细统计人数有限。

《2024年中关村科学城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于12月份发布,揭示了最新的发展成果。根据该报告,智谱华章、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零一万物和航迹科技等企业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这些企业的涌现为海淀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共有15家独角兽企业,在海淀区独角兽总数中占比达30%。与此同时,这些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分别占全国及北京市人工智能独角兽数量的26.2%和73.3%。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海淀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地位。

从神话中的独角兽到行业中的领头羊

在经历了从独角兽到领头羊的企业之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技术爆发和引擎拉动的重要性。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七点半,王海峰,百度首席技术官和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会准时出现在百度科技园总部的办公室。八点半开始召开会议,并在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里专注处理与技术相关的事务。这种对技术不断精益求精的坚持,最终换来了一个个令百度引以为豪的新技术腾飞时刻。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企业,百度一直以来在自动驾驶、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拥有广泛而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小马智行、地平线、文远知行等人工智能公司的创始团队都源于百度,这也是为何百度被誉为智驾“黄埔军校”的原因。从最初在海淀区开始,到如今覆盖全国甚至走向国际舞台,百度无疑成为了引领潮流的典范。

字节跳动,这家中关村企业,诞生于位于知春路锦秋家园的一间四居室。如今,它已经在全球超过200个城市设立了办公室。根据第三方统计的人工智能应用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长时间以榜首之姿独占鳌头。以2024年9月QuestMobile数据为例,豆包月活用户达到4197.6万人,在AI原生应用前十榜单中名列第一。

根据2024年10月的数据,综合类AI原生应用在网页端的访问量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是Kimi、文心一言和豆包。具体数字为2863万、2111万和1688万。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产品都与中关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背后分别由月之暗面、百度和字节跳动所孕育而出。

拉动效应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可以从《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4)》中看出:到2024年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提前一年实现了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三年实施方案的目标;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将超过2400家,同比增长超过9%;上市企业达到46家,总市值约为4.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前三季度社会融资约为320亿元,同比增长84%;备案大型模型数量达到94款,在全国占据了约四成份额。

在产业链方面,北京市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涵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多个环节。新型研发机构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不断推出创新成果,例如多模态世界模型Emu3和通用智能小女孩“通通”。头部企业表现良好,独角兽企业持续展现活力,初创企业的创新实力也显著增强。它们相继推出了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包括基座模型、文生视频模型、端侧大模型等。此外,资源密度不断提升,在以海淀区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以及朝阳区、经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

共同品尝螃蟹的美味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新址,屋顶上铺满了土壤,绿色植物像叶脉一样分布其中。这个地方靠近许多知名高校,在每个月都会吸引着大批创业者、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前来探索全新的思路和实现突破。

坦率地说,当我们在考虑(小米汽车工厂)的选址时,我们也曾考虑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然而,最终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作为发展基地。”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表示,“我对北京这片富饶的土壤感激不尽。如果没有在北京的支持下,小米汽车无法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并且也无法问世。”

“只要你真正深入了解中关村,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在这片土地上聚集着无数的创业者。他们不知疲倦地追求梦想,永不退缩;他们身上融合了勇于探索新领域、敢于冒险尝试、经历艰辛奋斗、坚韧不拔以及追求卓越的中关村精神。”纪世瀛回忆起当初与陈春先一同开创新事物时说道。

中科闻歌在选择中关村时,也对这里的创新精神非常看重。此外,产业聚焦和政策支持也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中科闻歌得到了中关村在人才、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全方位支持。”薛从豪,中科闻歌市场品牌部总监,向北京商报记者详细介绍了资金支持和应用场景的情况。他表示,“公司受益于中关村的创新政策,享受到了研发补贴和资金支持等优惠。作为一家位于中关村辖区的企业,我们还得以利用街道提供的应用场景来探索‘AI+智慧街道治理’。”

根据《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目标,到2025年底,我们将通过实施五个与全球领先水平相媲美的典范性应用工程,组织十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并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成果。我们努力打造三至五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一百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以及一千个成功案例。同时,我们将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在推动北京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中,中关村的人工智能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他们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中科闻歌所面临的困难包括如何解决大模型计算资源瓶颈问题以及如何优化算法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需求等。薛从豪表示希望中关村能够继续提供帮助,在这些方面尤其是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入合作、共享资源,推动技术创新。

中关村的未来规划已经明确,2025年将迎来“十四五”计划的收官。展望“十五五”,中关村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领力量,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立场】

赵刚,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安全法治发展研究院的联席院长,表示:

中关村新的竞争优势在于人工智能

在“十四五”即将结束之际,展望“十五五”具有特殊的意义。许多科学家和企业家已经对2030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各行各业,大部分日常任务将实现自动化。”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到2030年,我们将见证强大的人工智能问世,机器将拥有与人类相当的智慧。”

赵刚,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安全法治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强调中国必须紧抓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以确保在这个新兴领域中取得先机并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他指出,“中关村在人工智能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早期启动、良好基础、丰富人才和技术密集等特点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聚集地。”

除了优势之外,他还强调了中关村需要关注的其他要点,例如示范区的建设、战略规划以及场景应用。

赵刚坚信,中关村应该突破自身的局限,不仅在国内范围内寻找人才和吸引创业者,而且要向全球范围拓展。他认为,在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其他城市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中关村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否则就会被抛在后头”。

他提到了四个要点:首先,中关村需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其次,吸引各类人才,包括高水平的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第三,整合中关村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源,建立创新联盟;最后,加大应用场景开发力度,以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局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