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陈吉宁作为上海市委书记,针对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精神的任务,在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和人工智能企业展开了专题调研。他积极倾听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致力于推动为企服务的对接工作,以促进产业生态的培育。
接下来,1月3日,在上海市举行了“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大会,同时也是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基地的启用仪式。在这次盛会上,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和行动计划,为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2025年1月3日,上海市举办了一场名为“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大会,同时还举行了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基地的启用仪式。这一盛事在西岸大剧院隆重举行。徐汇区提供了相关图片。
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在上海徐汇举行了正式揭牌仪式,标志着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主题展览、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培训、金砖国家产业生态智库网络以及开放课题三个核心项目的启动和招募开始。
其次,徐汇区作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宣布推动“人工智能+”十大行动。这些行动包括提升模型能力、突破创新策源、引领场景应用、升级孵育范式、增强产业集群效应、优化空间布局、扩大资本矩阵规模、吸引未来人才汇聚、赋能产业生态和加强国际开放链接。这些举措将成为徐汇区加速建设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的重要支撑。
第三,上海市首批发布了“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将促进重点行业如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和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落地,并通过协同创新带动产业生态发展。
上海市正式发布了“模塑申城”五大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包括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系统、模塑申城语料普惠计划、大型模型评测与验证平台、“百人百项”青年科学家计划以及上海国投-徐汇融资服务中心。该平台的目标是降低“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成本,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方便、高质量和广泛受益的公共服务。
模速空间是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于2023年9月在上海徐汇区揭牌。自揭牌以来,该社区已经吸引了千余家人工智能企业、255家大模型企业和100余家投资机构的入驻。徐汇区正在加快培育产业生态和引进创新企业,努力实现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的目标。目前,在徐汇区已有34个大模型通过了国家网信办的备案,占据了上海市近60%的份额。
自2024年开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上海创智学院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平台已在模速空间正式启动。同时,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要大型企业机构也纷纷入驻,并共同打造了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
在模速空间中,企业的认知和愿景因规模和发展阶段而异。然而,在追求人工智能(AGI)的道路上,它们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以国际最先进的大型模型发展水平为参照,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先产品。
当前,四个主要的基础模型,包括书生通用和商汤的“日日新”,正在不断扩大规模。稀宇科技和阶跃星辰成为国内大型模型领域的佼佼者。到2024年,模速空间已经吸引了100多家大型模型创业企业入驻,并在金融、算力、语料和人才等方面为这些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这给大型模型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富饶的发展环境,并且在他们的创新创业之旅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随着2025年的到来,上海AI企业将迎来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源于新平台和新举措的推出。张喆是“派生万物”平台的首席运营官(COO),他表示希望通过该平台为更多媒体和内容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他们以媒体为基础,不断扩展内容和政务、商务服务领域,并与合作伙伴共同进步。除了强大的技术服务外,“派生万物”还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配套运营支持、版权输出、内容策划及培训课程等,旨在助力客户构建完整的全媒体内容生态系统。
“羚一智能”总经理陈启明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该公司的发展方向是将人工智能与工业相结合。他们专注于研发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大型模型智能体,并为众多装备制造、大型工程和能源产业的顶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我们与许多工业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在金砖国家拥有港口基建和装备制造等项目。通过我们提供的AI代理解决方案,这些ETO制造企业可以满足在设计、采购、制造和管理等领域中需要AI+协同服务的需求。”陈启明说道。他还指出,大型模型可以提升企业运营流程的智能化水平,并使中国的AI技术走向世界舞台,为更多国家和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