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界迎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展现出多种技能与才华

AI资讯3个月前发布 ainav
148 0

河南郑州即将举办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这次比赛中,轻焊机器人将展示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装备了“眼睛”的机器人则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抓取动作,而钎焊机器人则成功突破了非标设备焊接技术上的难题。为了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工作方式,记者前往企业生产和研发一线进行实地探访。人工智能+工业!看机器人如何“花式”干活?

在清智(郑州)机器人创新中心,记者对一款引人注目的智能轻焊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按钮被轻轻按下时,机械臂立即开始运作,激光束准确地聚焦在焊接点上,并按照预设的路径完成任务。

据程虎销售经理介绍,相较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这款轻型焊接机器人体积明显更小,整体重量约为30公斤,仅需一个成年男性即可轻松搬动。该机器人特别适用于户外、狭窄或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并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此外,它支持单人操作多台设备,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通过这款机器人的应用,每位工人都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焊接专家。

清智(郑州)机器人创新中心是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的一个全新的机器人研发机构,由清华大学河北院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心运营。这里不仅有各种类型的机器人陈列展示,还有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创新设备。

比如说,具身移动式焊接机器人是专门为大型工件焊接而设计的一体化自动焊接设备。它能够灵活移动并完成复杂的焊接任务。

免示教焊接机器人则广泛应用于桥梁和船舶行业。它不需要事先进行繁琐的示教操作,可以直接根据预设程序进行高效准确地焊接工作。

而激光复合焊机器人则特别适用于汽车车身焊接。它能够处理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并且在进行焊缝时表现出色——平滑细致、减少飞溅,并且拥有极高的良品率。

在清智(郑州)机器人创新中心,你将会看到最前沿、最先进、最实用的各类智能化机器人技术应用。

“我们的焊接机器人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电气以及煤矿机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吕恺枫,该中心主任助理介绍道。为了适应高新区产业结构,我们重点培育了四个产业集群,包括通用机器人、激光工业机器人、医疗及特种机器人以及AI数字文旅机器人。这些集群中的多项产品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接下来,我们将依托郑州市在制造业、医疗、物流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优势,致力于打造更具实用性的深度机器人应用场景和量产迭代产品,并推动郑州成为国家级一流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机器人的视觉系统被比喻为它们的“眼睛”,而如何使这些“眼睛”更加清晰准确地运作,成为了对相关企业技术实力的一项重要考验。

人工智能+工业!看机器人如何“花式”干活?

河南埃尔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用3D视觉技术为工业生产赋能,让机器人具备了”视觉”功能。该公司拥有一支由研发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在3D视觉、图像算法、点云算法、AI算法、光电设计和机器人运动算法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3D视觉标准化硬件研发和生产的机器视觉厂商,河南埃尔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展示的是我们的全新3D相机。当它拍摄到料筐时,会通过计算确定机器人抓取物料的位置,并将这个信息传输给机器人。然后,机器人就能够准确地进行抓取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化的上下料过程。”连晓娟市场经理介绍道,“我们的机器人已经成功应用于汽车、重工、3C半导体等多个行业,并得到了中国商飞、比亚迪、蔚来、大众和日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

中国机械总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机械总院郑机所)的全资子公司,即郑机传动,致力于研究和转化高端装备基础共性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革进程。

人工智能+工业!看机器人如何“花式”干活?

中国机械总院郑机所在绿色焊接领域具备独一无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郑州市首个、河南省最早设立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专注于发展针对钎焊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技术,以推动智能化升级为目标。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场变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前沿性和颠覆性的突破性技术。国内外各方都在争相抢先谋划布局,以确保自己能够处于竞争的前沿位置。

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李建涛,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兼厅长表示:“河南将积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加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并致力于实现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

贾媛副教授建议,在河南省应该设立多个AI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以集聚顶尖人才和先进技术,形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枢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来推动AI技术在汽车制造、农业、医疗等关键行业的广泛应用。

举例来说,在郑州高新区或其他科技园区可以设立专门的AI研发中心,致力于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同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打造行业应用的技术转化平台。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并将最新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据郑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在加快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以提升机器人产品在感知、互动、控制和协作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他们还将进一步应用机器视觉、人机协作和多模式交互等技术,促进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在高强度、高洁净度和高风险等重点领域生产场景中的示范应用。(作者:杨露露 郭栩汝)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