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修订后的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相关情况。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何亚琼司长指出,为推动AI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强化政策引导。 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促进消费品供需适配的政策措施,鼓励玩具企业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通过AI玩具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儿童创造力,还能提供个性化的陪伴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学习兴趣和社交能力。
其次是推动产品创新。 鼓励具有行业优势的玩具企业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深化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应用特点,将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AI玩具设计。通过打造现象级爆款产品,引领行业潮流,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先进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是加强产业规范。 针对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工信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强化风险研判机制。一方面指导企业提升技术防护能力,另一方面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切实保障AI玩具的质量安全和用户数据隐私。
针对近期”捏捏乐””水晶泥”等网红玩具引发的安全问题,何亚琼表示,已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部分产品存在无中文标识、未获得3C认证以及不符合GB6675标准等问题。在本次标准修订过程中,特别对这类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加强了安全管控要求。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我国玩具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市场上已形成全方位的产品体系:从基础的毛绒、布艺、木制到现代的智能塑胶玩具一应俱全;益智类和创新型产品持续引领市场潮流;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赋予了玩具更强的交互能力,使其能够进行互动对话、个性养成等复杂功能。据统计,2024年我国AI玩具市场规模约为246亿元,预计到2025年底将突破2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