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计划2033年前建250吉瓦AI数据中心,耗能等同印度

AI资讯6天前发布 ainav
12 0

据内部消息披露,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于2025年9月发布了一则備忘錄,宣布将在2033年前建成总计高达250吉瓦(GW)的算力基础设施。这一数字惊人地相当于为整个印度及其15亿人口供电所需的所有电力,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将达到埃克森美孚的两倍——这家能源巨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非国家碳排放源。

OpenAI计划2033年前建250吉瓦AI数据中心,耗能等同印度

除了数据中心本身的碳排放之外,专家阿利斯泰尔·亚历山大估算,250吉瓦的算力容量足以支持多达6000万台高性能GPU同时运转。这意味着,仅OpenAI一家公司就需要每年采购约3000万块GPU以维持其系统的持续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GPU需要全年无休、全天候满负荷运转,而它们所谓的”两年生命周期”实际上指的是其经济价值周期——即随着新一代产品发布,旧型号的性价比会迅速下降。不管怎样,支撑OpenAI这一宏伟目标所需的GPU总量仍令人震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估算仅针对OpenAI一家公司;全球其他科技巨头也在大规模建设自有AI数据中心。例如,埃隆·马斯克领导的xAI团队计划在2030年前部署相当于5000万台H100级别AI GPU的算力,预计需要配套约5吉瓦电力供应。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超大规模基建热潮正在加剧电力供应紧张,推高电价,并导致居民用电质量下降;同时,其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十分严重——因为这些庞大的计算系统需要依赖天文数字级别的冷却用水。

更令人忧心的是,芯片制造环节的环境代价同样不容忽视。AI处理器市场的巨大需求和企业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采购承诺,已引发全球晶圆厂建设热潮:过去两年间,全球范围内已有97座新晶圆厂开工建设,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均在其中。与数据中心类似,这些芯片工厂同样消耗巨量水资源与电力;更严重的是,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流程通常涉及多种有毒化学物质。

以台积电位于台湾地区的Fab25晶圆厂为例,该厂预计电力需求至少将达到1吉瓦——相当于满足75万户台湾家庭的用电;其每日用水量将高达10万吨,约为台中市19.6万居民的日均用水总量。韩国半导体产业工会组织SHARPS提供的数据显示,三星部分工厂工人已出现多种与工作场所接触化学物质相关的健康问题。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霸权之争正对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施加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数据中心层面,更贯穿整个产业链:从尖端芯片制造延伸至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开采环节。科技企业正在竞相投入数百亿美元扩建硬件与基础设施以强化自身能力;与此同时,各国也在通过贸易壁垒等各种手段遏制竞争对手的技术进步。

报告最后警示道:”当硅谷的首席执行官们焦虑地计算还需要多少算力才能推动人工智能继续突破时,我们真正该问的是——这颗星球还能承受多少人工智能?”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