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ise of Token Economies: A New Trend in AI Applications, Volcano Engine Leads the Market
9月19日,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发布了一项重要报告——《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分析,2025H1》。这份报告显示,中国AI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提供了一系列关键数据值得深入关注。
根据IDC的最新统计,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平台的大模型调用规模达到了惊人的536.7万亿Tokens(统计范围为云服务商向外部客户提供服务的情况,不包括自用业务)。这一数据较2024年全年的114万亿Token规模增长了近4倍。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火山引擎以49.2%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占据了接近半壁江山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延续并扩大了其在2024年46.4%的领先优势。紧随其后的是阿里云百炼平台(27.0%)和百度智能院千帆平台(17.0%),显示出“三分天下”的市场局面。

IDC在报告中还指出,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突破泛互联网行业局限、向更多传统领域渗透的核心挑战。此外,市场需求已经从对模型训练的关注转向了推理服务,并将多模态大模型和Agent应用作为主要的增长驱动力。IDC建议行业需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通过构建独特应用生态来实现差异化发展。
两个关键拐点揭示行业趋势:为何Tokens成为AI应用的核心衡量标准?
通过对IDC报告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趋势。例如,在关于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月度环比增长率曲线中,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些节点背后反映了Tokens在AI应用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7月,当月的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同比增长率超过了160%。这个时间点与豆包大模型技术实现显著降本增效密切相关。统计显示,在经历了技术突破后,相关模型的调用规模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技术层面,火山引擎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在多模态AI领域取得了多项全球领先成果。例如,豆包大模型家族已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其文生图能力在全球评测中位居榜首,实时语音交互技术在消费级市场引发热潮。

火山引擎的技术实力不仅体现在模型能力上,其MaaS平台“火山方舟”经过了字节跳动内部业务的严格考验。得益于此,该平台在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和优化资源利用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未来展望
IDC报告不仅总结了当前市场格局,更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多模态技术的成熟和Agent应用的普及,单个任务消耗的Tokens数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这为AI应用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谁能提供更优的模型服务(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性能更强),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开发者支持,并最终形成更具活力的应用生态。火山引擎凭借其在MaaS领域的先发优势,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49.2%的市场份额不仅是对火山引擎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随着AI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应用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火山引擎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的AI产业发展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