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盘古718B模型摘得开源第二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ainav
59 0

在AI大模型领域持续突破:openPangu-718B的技术创新之路

近日,在权威评测SuperCLUE中,华为公司推出的混合专家(MoE)模型——openPangu-718B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表现。这款拥有1,52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在多项核心指标上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

从技术实现层面来看,openPangu-718B的成功源于系统性的技术创新:

一、高质量数据构建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研究团队采用了”三重滤镜”策略:通过语义理解过滤、上下文相关性分析以及知识图谱匹配等多维度质检流程,确保了训练数据的高精度和适用性。这种严格的数据筛选机制有效降低了噪声干扰,为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性的预训练框架

模型采用了独特的三阶段渐进式预训练策略:
1. 初始阶段:大规模无监督学习
2. 发展阶段:有监督微调
3. 优化阶段:领域增强训练

这种分步推进的预训练方法,既保证了模型的基本语言理解能力,又实现了特定领域的深度优化。

三、智能化的幻觉控制机制

针对大模型容易产生”幻觉”(hallucination)的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批判性反馈学习”(Critical Feedback Learning, CFT)机制。通过多轮对话验证和知识图谱校验,显著降低了模型生成错误信息的概率。

四、工具使用能力的突破

在工具调用方面,openPangu-718B采用了先进的ToolACE框架:
– 采用多智能体协同方法
– 建立领域工具依赖图
– 实现交互式目标轨迹规划
– 进行多维度质量检验

这种创新性架构使模型能够更准确、高效地调用外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

五、后训练优化方案

在最终的性能优化阶段,团队实施了”三步式微调策略”:
1. 采用渐进动态微调(PDFT)方法
2. 引入GSPO算法进行强化学习
3. 实施黑盒模型融合技术

这些优化措施有效提升了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执行效率和准确率。

通过以上技术创新,openPangu-718B不仅在评测中取得佳绩,更为行业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开发的新方向。这种基于深度理解和系统性创新的研发路径,为推动AI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这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充分体现了华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能力,也为国产AI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