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最新消息显示,国际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昨日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博文,披露了OpenAI的一项重大计划:斥资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1万亿元)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计算基础设施。其中,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市、占地面积相当于纽约中央公园规模的超级计算中心已正式破土动工。

据博文介绍,OpenAI已宣布全面转型为”算力驱动”的发展战略,标志着其业务重心从此前的模型开发转向更底层的计算能力构建。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公司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
为了应对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对算力的庞大需求,OpenAI计划在美国及全球其他主要区域建设多个超大规模计算中心集群,整个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惊人的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万亿级投资宣布之前,OpenAI刚刚与芯片行业巨头英伟达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合作不仅为OpenAI的算力需求提供了最坚实的硬件保障,也为市场持续关注的资金链问题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本周二,OpenAI还公布了与全球领先企业甲骨文(Oracle)、软银(SoftBank)在美国合作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计划。根据协议,将共同新建五个数据中心:其中与甲骨文合作建设3个,与软银合作建设2个,并扩建位于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市的一个甲骨文数据中心。
此次披露的核心项目是坐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市的全球首个超级计算中心。该设施位于达拉斯以西约180英里处的开阔草原地带,占地面积相当于纽约中央公园规模。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初期建设阶段,预计建成后整体运算能力将比现有水平提升13倍以上。
在参观这座占地1100英亩的基地时,甲骨文和OpenAI的高管向媒体展示了施工现场。尽管当地气温高达100华氏度(约37摄氏度),戴着防尘口罩和太阳镜的工人们依然奋战在建设一线。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种超大规模计算中心建设浪潮的兴起,标志着人工智能产业正在从模型创新竞争转向更基础层面的算力比拼。OpenAI此举旨在为包括GPT系列在内的下一代大语言模型研发构建起难以逾越的算力壁垒,并可能重塑全球人工智能算力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