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传来重磅消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OpenAI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其扩张战略,年度投入已突破数百亿美元规模,尽管如此,公司仍面临巨额亏损的挑战。
过去九个月里,OpenAI在算力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和自主研发等多个领域展开密集投资。其中,每年向甲骨文支付高达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4.66亿元)用于获得算力支持;投入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2.4亿元)与当地企业共建数据中心;同时斥资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2.44亿元)研发专属AI芯片。此外,公司还计划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硬件产品。
这一系列商业动作显著提升了合作伙伴的市场估值。数据显示,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博通和甲骨文两家公司的市值合计增长超过4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5万亿元),其中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更是重返全球首富之位。
尽管财务投入巨大,但OpenAI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告知投资者今年预期实现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6.18亿元)的收入目标,然而短期内盈利尚无法实现。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此前在采访中表示,预计到2029年累计亏损将达到440亿美元,但届时公司将有望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他将当前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与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警告部分初创企业及投资者可能面临淘汰风险,同时坚定认为OpenAI能够幸免于此。
奥尔特曼向媒体表示,公司预计今年收入将较去年增长三倍,并在2028年实现千亿级美元(约合人民币7124.44亿元)的销售额目标。更长远地看,到2030年,OpenAI有望达成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万亿元)的营收规模。
然而,如何将技术热潮转化为实际盈利仍是一个待解难题。当前ChatGPT用户数已突破7亿大关,成为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产品,但付费用户仅占不到3%的比例,累计带来约120亿美元的收入。市场调研显示,虽然用户体验踊跃尝试AI服务,但持续付费意愿仍有待观察。
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奥尔特曼及其投资者团队依然保持乐观态度。截至目前,公司已创下初创企业融资纪录,相信增长潜力不可阻挡。支持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其长期发展潜力远超眼前挑战。